close

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你還記得6、7歲第一天上小學的忐忑與期待嗎?
第一本臺灣小孩的百年校園紀事,
跟著400多張珍貴老照片,
回憶300年歷史,走訪70多所老學校,
一翻開就忍不住一直看下去……

 
  穿越時空300年,
  臺灣「開學」了!
  當教科書從《聖經》變成《三字經》;當學校老師只肯教日語,想學漢文只能去補習;當孩子塗鴉也要畫寫「反攻大陸毛賊東」,國父、蔣公和孔子當起校園的門神;當彈珠、跳格子、丟沙包、跳繩,變成芭比娃娃、搖控車、電玩、智慧型手機……
  臺灣小學教育三百多年的光陰,歷經數次政權的更迭。從不同世代下的兒時求學生活,我們看到了大時代下人民群像、文化色彩與社會面貌,這也是許多人一輩子無法磨滅的回憶。本書仿照小學課表,以一週三十六堂課,每堂課都用單元主題方式,讓您以最輕鬆愉快的心情溯源教育之河,並從泛黃的歷史回憶中,閱覽臺灣小學教育的世代風景,探索孩子們的學習與成長。
 
  走訪70多所老國小,
  超過400張兒時回憶……
  當「臺灣小朋友」剛「上小學」的生澀與糗事還歷歷在目時,轉眼我們就跟著書末的驪歌說「珍重再見」啦!會這樣一翻開就忍不住一直看下去,除了有趣的單元編排、讓人想一探究竟的「完整身家調查」(從師生造型、校歌、運動會、校外教學、校鐘、課本、獎狀、教具、畢業紀念冊……等),更讓人感心的──是那數百張珍貴的照片,使各世代的小學記憶躍然紙上,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在裡面找到好熟悉、好懷念的兒時畫面。

  ★大朋友、小孩子同教室,老師《三字經》、《唐詩三百首》、四書五經、珠算記帳都要會!
  ★長辮子變大光頭,齊眉瀏海變河童頭,呆拙得有點萌。
  ★臺灣的第一首小學校歌,由士林國小(昔日的八芝蘭公學校)開唱……
  ★畢業典禮上清一色是男孩,老師說青春姑娘要避嫌?
  ★小學生也要上實習課,放牛、養豬、種地瓜……
  ★劍道、相撲、拉單槓,要將臺灣小孩變軍人!?
  ★制服底下的超夯內衣褲,其實是「中美合作麵粉袋」?
 
  大人小孩都愛看,
  掀開臺灣歷史的另一種面貌!

獲獎紀錄

  ◎榮獲金鼎獎最佳主編獎
  ◎博客來、金石堂、誠品好讀 編輯選書
  ◎全新增修、排版設計,全新封面設計

名人推薦

  這本書以深入淺出的輕鬆筆調,讓讀者對臺灣的百年來的基礎教育有更深入的認識,也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彷彿回到童年的教室,重溫兒時回憶。──陳郁秀,前文建會主委、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法文化協會理事長
 
  許多珍貴的圖片資料,使文本閱讀更加有趣而動人,標題段落和文筆描繪更是引人入勝,令人讀後迴盪不已──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從其中會重新發現自己,憶起童年往事,想起臺灣、珍惜臺灣。──張炎憲,前國史館館長
 

目錄

【推薦序】童年的世紀之旅 陳郁秀
【編輯室報告】老師、各位小朋友,大家好!
 
【星期一】臺灣開學囉!
乖寶寶上學去[第一、二堂 國語課]
▕紅毛仔教冊──臺灣教育曙光
▕孔夫子一塊上課──明清的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私塾的一天 
小學的誕生[第三、四堂 歷史課]
▕教育的播種者──伊澤修二
▕教育的神話──芝山岩精神
▕小學的前身──國語傳習所
▕第一所小學在哪裡──士林國小
制度與法條[第五、六、七堂 社會課]
▕一國兩制──公學校與小學校 
▕翻開日本書──小學新科目
▕警察當老師──原住民教育
▕雙軌並進內臺共學──教育法令
 
【星期二】日治時代的學生
小學精神[第一、二堂 社會課]
▕透早來升旗──朝會開始 
▕學校的象徵──校旗校徽
▕記憶中的旋律──小學校歌 
生活與學習[第三堂 生活與倫理]
▕放牛種田──實業教育 
▕誰比較幸福──小學生活作息
新奇運動[第四堂 體育課]
▕追趕跑跳碰──新鮮體育課
▕新式廟會──運動會
走出教室[第五堂 校外教學]
▕小朋友大作秀──歡樂學藝會 
▕沒事多種樹──校園植樹 
▕愛國的旅行──校外教學 
▕相招來去日本廟──神社參拜
校園X檔案[第六、七堂 全校大掃除]
▕喜悅與榮耀──獎狀和證書
▕玻璃黑板顯微鏡──懷念老教具
▕小學生戶口名簿──學籍簿 
▕「種痘印」是啥東西──猜猜老印章
 
【星期三】世紀校園
服裝儀容檢查[第一、二堂 週會]
▕文官禮服牛仔褲──老師世紀形象 
▕從頭看到腳──小學生百年造型 
尋寶遊戲[第三、四堂 美勞課]
▕校園藏寶圖──藝術精品 
▕說故事的石頭──老石碑 
▕從廟宇到921──校舍變變變
 
【星期四】皇民教育
天皇太子[第一堂 歷史課]
▕昭和君遊臺灣──裕仁訪臺 
▕歡慶御大禮──天皇登基 
校園神話[第二、三堂 公民與道德]
▕黑箱裡的秘密──教育敕語 
▕保險櫃與小涼亭──奉安箱與奉安室
學日文禁漢語[第四堂 國語課]
▕最早的小學補習班──偷偷學漢文
▕阿一烏ㄟ喔--國語講習所 
▕日本皇國[第五、六堂 社會課]
▕校園二大天王──二宮及楠木
▕太陽的子民──皇民化運動
烽火校園[第七堂 歷史課]
▕支援前線──戰爭中求學
▕學校不見了──跑空襲
 
【星期五】戰後新課本
日本.中國[第一堂 歷史課]
▕消失的1945──揮別日本
▕人事大風吹──移交清冊
ㄅㄆㄇㄈ學國語[第二堂 說話課]
▕日語臺語說不通──北京話最紅
▕愛國要說國語──禁止說方言 
反攻大陸去[第三堂 歷史課]
▕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反共教育 
▕校園躲貓咪──防空演習
三巨頭與四字訣[第四堂 公民與道德]
▕校園三門神──國父、蔣公、孔子 
▕熱門四字訣──禮義廉恥 
走過苦日子[第五堂 歷史課]
▕牛奶與麵粉袋──美援時代
▕惡補歲月──初中聯考
健康動一動[第六、七堂 健康教育]
▕健康大作戰──挖便便、殺頭蝨
▕有「深度」的孩子──小學生近視 
▕棒球籃球躲避球──體育課
 
【星期六】童年再見
我們玩在一起[第一、二堂 同樂會]
▕歡樂童年──玩具VS. 電視 
▕舊天堂樂園──柑仔店+福利社 
▕看書不會想睡覺──漫畫與童書 
風雨生信心[第三堂 校園巡禮]
▕校園災難片──小學站起來!
▕再看我一眼──校園巡禮
▕綠色奇蹟──百年老樹
重再見[第四堂 畢業典禮]
▕永恆的記憶──畢業紀念冊
▕落櫻繽紛、鳳凰花開──畢業典禮 
▕畢業生致謝辭
 
【附錄】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191879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36頁 / 17 x 23 x 1.1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芝山岩精神──震驚日臺的「教師謀殺案」
 
「竹藪中首先突出長槍,最後六名枕藉於稻田中。宛如實踐自我宣說的精神而倒地,這是多麼令人慨嘆至極的事。我在東京接到電報後,一夜哭到天亮。」 ──伊澤修二〈六氏周年祭弔唁演說〉
 
日本領臺的第一年,首任臺灣總督府學務部長伊藤修二,選定臺北八芝蘭(今士林)的芝山岩,創辦了臺灣第一所新式初等教育機構──芝山岩學堂,從此芝山岩便被視為臺灣小學教育的起源地。然而,它的重要性卻不僅於此,在老一輩的人心中,它還是日治時代的師範教育聖地,因為這裡曾發生過一件震驚日臺的「謀殺案」──六氏事件(亦稱「芝山岩事件」)。
  
六氏事件中的「六氏」,指的是六位跟隨伊澤修二來臺建學的日籍教師,其姓名分別為:楫取道明、關口長太郎、中島長吉、井原順之助、桂金太郎與平井數馬。這六位教師多受過日本的師範教育,被伊澤修二招募來臺從事教育工作,是芝山岩學堂的第一批教師。一八九六年的元旦,六人原本準備一早下山,搭船到臺灣總督府參加慶祝新年大會,但是在半路上聽說有臺灣抗日軍襲擊臺北城,因此決定立即返回芝山岩避難,不料就在回校途中遭到當地人伏擊殺害,並將屍首棄置於芝山岩的山林中。
  
日本當局得知此事後大為震驚總督府乃向士林居民採取武力鎮壓行動,並造成當地一些百姓無辜犧牲。這件事不僅使芝山岩學堂的教學活動被迫暫時中斷,同時也讓招募日人教師來臺教書的計畫無法順利推展。為了撫平六氏事件的衝擊,並避免日籍教師對來臺工作望而卻步,總督府想出了一個方法,他們將這次事件予以美化昇華,把不幸殉難的六位教師塑造為捨己為人、犧牲奉獻的崇高教育典範,並以此激發其他教師們的熱血精神,讓老師們打從心裡認同:為教育犧牲性命是神聖而偉大的,一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須手拿粉筆教學不輟,直到鞠躬盡瘁、生命止息。這就是從六氏事件衍生出的臺灣師範教育的神聖圖騰―芝山岩精神。
 

 

 

 

「在線教育又一次站在了風口!」 2020年開年,新冠肺炎疫情倒逼教育模式革命。面對「停課不停學」,國內近2億名學生湧向線上學習,在線教育也成為資本寵兒。在線教育公司股價隨之飆升,今年2月,在線教育領域融資規模逆勢增長275%。與此同時,網課卡頓、流量無法轉化等諸多問題爆發開來。 對整個教育行業而言,疫情帶來的一系列變化,到底會創造出怎樣的「風口」抑或潛在危機?技術和資本要如何合力才能真正解決教育需求?對在線教育公司而言,是否真的再次迎來了「豬都能上天」的時代? 3月18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未來商業戰『疫』行動」第二場線上沙龍對此進行了階段性復盤,聚焦「疫情」之下,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機遇與挑戰。順為資本合伙人李威、51Talk聯合創始人兼營運長張禮明、新東方在線副總裁兼東方優播網絡科技公司CEO朱宇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參加了本場線上活動,與每日經濟新聞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 ... 對話一:在線教育大演練下的危與機 疫情衝擊之下,在線教育似乎迎來發展良機。畢竟,線下教學尚未恢復,只有藉助無遠弗屆的網絡空間,學生才能參與課堂。 在朱宇看來,這次疫情在短期內,確實給整個網際網路教育帶來一次巨大紅利。無論是培訓機構或是公立學校的學生,都不得不轉移到線上,使得網際網路教育模式的滲透率大幅度提升。短期而言,流量紅利極為明顯,尤其是免費課程獲得了巨大流量。「流量紅利本身帶來的商業價值就有一千億元,省去了大概一千億元的廣告費。」朱宇說。 不過,從中期角度來看,朱宇的態度並不十分樂觀。由於在線教育流量爆發,無論是公立教育系統,或是培訓機構提供的在線課程,並未將教學體驗做到最佳的狀態,服務未能跟隨到位。在此背景下,諸多家長在體驗網際網路課程後,甚至產生了負面的評價和感受,對後續在線教育的發展埋下危機的種子。因此,朱宇認為,從更長遠的角度看,網際網路教育要取得真正的提升,還是要面對教學效果這一本質問題。「教學效果能達成,分數能提高,學生能迅速掌握學習技能,才有可能最終使得某種模式或產品跑得下去。」 對於疫情可能帶來的機遇,順為資本合伙人李威也提及「大家都不用再去花廣告費了」,不過他話鋒一轉稱,核心問題依舊是轉化率,畢竟對於免費課程吸引的用戶,目前並不能從其身上獲取收入,核心在於後期轉化。李威表示,目前競爭很激烈的在線小班課、大班課領域,學生數量雖多,但差異化不足,同質化現象嚴重。因此,他認為,「後期的轉化是很困難的事情」。 ... 順為資本合伙人李威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李威還分享了兩點洞見:其一,在體制內學校開展線上教學內容的背景下,培訓機構如何做產品和服務;其二,如何吸引學生在每天花費諸多時間接受學校的在線教育後,繼續接受機構的線上課程。在他看來,要解決上述問題,具有挑戰性,因此,當下的局面是機遇與挑戰共存。「對於創業公司而言,要看到機遇是對所有人的;同時,各自又面對不同的挑戰,還是需要做很多內功,深化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李威說。 51Talk聯合創始人兼COO張禮明則指出,疫情之下,諸多用戶對於在線教育的認知得以打開,尤其是下沉市場的三四五線城市用戶。在擴大在線教育整個品牌認知的同時,在線教育相較於線下學習的優勢也得以凸顯。 張禮明以反饋系統為例指出,在線教育可以通過全閉環大數據的採集,對學員學習計劃的制定、學習習慣的養成、課後輔導練習等環節形成完整的數據流,由此,家長能夠全方位了解孩子的學習效果。而在線下場景中,家長通過學習顧問或諮詢顧問,只能獲得一些籠統、非數據化的反饋。 由此,人們對線上產品的認知將不只停留在品牌上,同時可以了解線上產品的不同之處。「從這個角度出發,對於在線教育的長遠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張禮明認為,當下,品牌造勢在短期內固然有一定的積極影響,但更需要修煉產品、教研、師資、教材開發等方面的內功,做長久的打算,不僅要贏得認知度,還要贏得美譽度。 毫無疑問,對於線上教育,目前似乎迎來發展良機,但疫情過後,曾經一擁而上的用戶,留存率又有幾何? 對此,朱宇指出,用戶大規模湧入導致人手不足。因此,客服、輔導老師等多方面難以跟進,很多家長體驗到的在線教育仿佛還停留在15年至20年前。倘若這一情況得不到改善,疫情之後,實現的留存率只有1%~5%。李威則表示,10%~20%已經是非常好的情況,倘若保守估計,則在1%~5%。 不過,張禮明認為,此次疫情讓用戶在家時間足夠長,只能選擇在線教育的形式,倘若其覺得某機構體驗不佳,則可換到另一機構進行在線課程,這同時養成了在線學習的習慣。「習慣養成以後,總體上留存就會增加了。要我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字,我覺得很難,但10%~20%是可以預估的。」他說。 對話二:在線教育投資,風口還是風險? 在線教育需求猛增,今年以來,無論是港股還是A股,相關概念股票似乎迎來利好。而在一級市場,有機構統計,在線教育融資也呈現逆勢增長趨勢。但與此同時,在線教育領域也出現學生體驗不佳、流量轉化難等問題。在此背景下,在線教育投資,究竟是風口還是風險? 「在過去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的時間,投資人看在線教育的重點發生了很大轉變,大家不再把規模的快速增長作為項目評判的標準,而是看它是否有盈利的可能性,並且能夠看到走向盈利的路徑,當然,現在能盈利最好。」李威表示,如果當下不能實現盈利,在未來12個月至18個月,能通過提高運營效率、縮減費用,逐漸實現盈利,這種項目如今是投資人首選的類別。 李威進一步指出,投資的核心仍舊是一門生意,作為生意,其本質就應該是利潤,「所有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在線教育都在耍流氓」。當下,在線教育企業應當扎紮實實做好自身工作,努力實現盈利,一步步擴大優勢,而非僅依賴VC「砸錢」過來。 他還提示,目前,投資是一個很困難的時間點。二級市場的波動已傳導至一級市場,倘若企業不具有造血能力,則面臨危險境地。李威總結道:「我看在線教育,一定是要確認它在經濟模型上有其合理性,我不喜歡那種燒投資人的錢,最後一地雞毛的商業模式。」 對於在線教育投資領域風格的轉變,張禮明亦有同感。他表示,以往投資人更加注重企業的成長速度,成長得越快,往往每一輪融資規模就越大,卻較少關注支出及虧損。當下,大家更希望能看到所謂的健康增長。即便增長很快,虧損也不能走成「喇叭口」。 ... 51Talk聯合創始人兼營運長張禮明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張禮明同樣認為,企業本身的商業模式要有盈利的可能,倘若是燒錢模式,無疑難以維持。同時,他以51Talk為例指出,51Talk以現金貢獻收入為正作為KPI。在該模型下,「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就可控地減去所有的費用,能夠產生盈利,這是我們認為一個企業要做到真正盈利的方向。」 朱宇則觀察到,在此次線下機構轉戰線上之時,90%的機構選擇小班模式,僅約10%的份額以大班課形式呈現。不過,無論是大班、小班,還是一對一,只要取得三個要素,就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首先,需要保證內容的針對性,所授課程內容與學生需求一致;其次,要確保學生的關注度,線下教育之所以容易取得家長信任的重要原因在於,物理空間條件下對學生形成約束,進而決定學生的專注度;其三,學習效果需要有落實的過程,需要探索在網際網路場景下,如何落實課後複習等環節。 那麼,在一對一、大班課、小班課等模式中,哪種模式更容易跑通盈利模式呢? 李威指出,每種模式都擁有各自的利弊。「一般認為,一對一是最難盈利的模式,收入和成本呈線性關係,很難用規模的擴張來攤銷成本和費用。實際上,就51Talk而言,雖然它是一對一的模式,但已經走在實現盈利的道路上。」而對於小班課和大班課,他指出,雖然相較於一對一有更好的經濟模型,但在實際運營的細節層面,亦面臨諸多挑戰,如獲客成本等,核心依舊是要做好產品,提升效率。在此背景下,小班模式、大班模式,都有可能實現盈利。 朱宇則認為,諸多在經濟模型上能盈利的公司、產品、項目,實際上最終也未能實現盈利。在他看來,盈利的基礎在於,企業需要獲取一定的壟斷優勢(如資源、管理、產品、技術等)。「你進不來,我就可以繼續維持利潤。」在他看來,具體到東方優播,其核心競爭力在於具備規模化培養優秀小班老師的能力。 「十幾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具備規模化小班老師的培養能力相對比較難。在線下機構當中,能跨地域實現這個目標的就是好未來和新東方兩家,有的地方能實現局部區域的老師規模化,但是(能實現)全國性規模化的,目前來講就是這兩家。」朱宇表示。 因此,他認為,目前疫情的衝擊,短期來看雖是利好,但其更看重長遠。在「大家都覺得小班模式好,都去這樣做的時候」,維持競爭力和優勢才是關鍵。 而在張禮明看來,在健康的商業模型前提下,只要運營得當,獲客成本將大大降低。「無論是一對一、一對多,還是一對大班,只要用戶體驗足夠好,能夠帶來足夠的口碑效應,能夠帶來足夠好的低成本獲客,那你就是可以持續盈利的。」 對話三:經此一「疫」,在線教育如何進化? 目前,國內疫情已逐步得到控制,多地也明確了開學時間。不久後,線下教育便將恢復正常。而疫情之後,一度蜂擁而至的流量紅利或面臨退潮。對在線教育企業而言,當潮水退去後,又該以怎樣的態度和舉措應對市場環境的變化,未來在線教育行業又將呈現怎樣的競爭格局? 「這段時間,國內確實倒下了一批教育機構。不過,這與疫情並沒有多大關聯。這次疫情只能算是導火索,它們倒下的根本原因還是自身。」張禮明認為,這批教育公司本身便存在各種問題。「那些倒下的教育機構的CEO們也心知肚明,倒下是遲早的事,疫情只是加速這一結果的到來。」 「在此次疫情前,很多教育機構實際上已經『病』了,因此,這次疫情對它們的打擊很大。」據朱宇觀察,此次疫情對國內中型教育機構的打擊最大,反而對頭部的教育機構和個體戶影響相對較小。 ... 新東方北京學校校長助理兼優能中學部總監、新東方在線副總裁兼東方優播網絡科技公司CEO朱宇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國內最頭部的幾家教育機構會相對好些。收入在500萬元以下的個體戶,影響也較小,因為它們基本上是『一人吃飽,全家不愁』,疫情期間停止所有的支出就行了。」朱宇解釋道。 「我認為,對於規模在1000萬元~1億元的中型教育機構的影響最大。」朱宇稱,原本在疫情前,這些中型教育機構就是躊躇滿志,想要大規模擴張,但自己的現金流沒有儲備好,可能收購了一些機構,或者是做了擴張,或者新租了教室。疫情一來,它們的現金流就變得非常緊張。 為何近年來,中型教育機構會大舉擴張?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過去兩年,國家對於教培行業進行了多次整頓,提出了諸多的規範和要求。比如,教培機構一個單獨的校區,所有教室的總面積要超過300平方米,在以前,很多機構是達不到的。 「2019年,不少教育機構把教室的總面積擴大到300平方米以上,但房租交了,定金交了,裝修也搞好了,疫情一來,用不上了,錢卻已經花出去了。在這種情況下,肯定會出現資金困難。」朱宇分析稱。 這次疫情給很多教育企業上了生動的一課。「無論是創業者,還是企業的運營人員,都要有危機意識。」朱宇深有體會,據他介紹,在2003年非典時期,新東方也遇到了危機,因非典疫情,公司遭遇大量學員退款。新東方老闆俞敏洪一度向朋友借了幾千萬元才渡過難關。「現在新東方帳上有100億元至150億元現金,遇到任何危機,我們都可以用。」朱宇稱。 「現在已經是在線教育的下半場,教育機構的頭部效應已經非常明顯。」據李威透露,從2018年年底以來,行業內便不斷有各種公司遇到問題,通常是第二梯隊的公司,需要尋求幫助和融資。 「如今,在某些垂直領域裡,如果你不是第一梯隊,融資是很困難的。」李威認為,未來在線教育行業將是一個大浪淘沙、重新洗牌的過程。頭部領先的公司在現金流充裕的情況下,未來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出擊,會有很多的機會。 就行業的未來發展而言,張禮明認為,從長遠來看,疫情對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趨勢並未產生多大的影響。「現在很多人提出,教育OMO(online merge offline,行業平臺型商業模式),我相信線上和線下會有一定結合,但此次疫情只是促進了它的發展而已。」 「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在疫情前就已在探索,並且探索了相當長的時間,未來這種探索還會持續。」張禮明認為,線上和線下的結合,能否給獲客帶來便利,並有效降低獲客成本,還需時間來驗證。 實際上,在線教育行業經過了十幾年發展,用戶對在線課程已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單純的在線直播課已無法真正滿足用戶需求,而在線教育平臺只有推出具有足夠互動體驗性的課程,才能收穫用戶的口碑和信任。 「教育公司的核心是要讓學生學到東西,能夠有好的效果,這是評價一個教育公司好壞最核心的地方。」李威稱。 每日經濟新聞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BJQJyj3.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14134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勤美誠品附近漂染頭髮護理推薦染髮店太平洋SOGO附近髮色去色處理專業剪髮推薦髮廊台中西區中長髮尷尬期學生染髮推薦髮廊大里精油養護護髮
台中東區專業染髮燙髮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太平挑染顏色襯膚色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PTT推薦的台中護髮染髮燙髮推薦外埔結構護髮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東勢秋冬髮色怎麼選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日韓髮色台中染髮推薦后里男生髮型推薦的髮廊 新社韓式燙髮推薦髮廊 布丁頭的救星推薦台中髮廊綠園道附近不經意微捲髮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東勢頭皮護理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2020流行好整理卷髮台中燙髮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好康優惠折扣 的頭像
    好康優惠折扣

    好康優惠折扣

    好康優惠折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